機構簡介
如皋市文化館建筑面積10255㎡,功能設置以國家一級館為標準,結合本地民俗文化習慣,突出個性化設置與服務,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滿足不同層次市民的文化需求,努力實現建設文化大市強市的戰略目標。于1993年9月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標準館,被省評為江蘇省一級文化館,2004年6月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三級館,200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館。
每天來館活動、參觀人數達500余人次,全年達18萬余人次。
文化館一層為群眾文化活動區,分東、西兩區,東區為展覽廳、棋牌室、閱覽室、乒乓球室、臺球室、健身房、新市民文化俱樂部等10個活動場所,經常組織文體賽事,從而調動市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一樓西側多功能廳共有450個座位,先進的燈光音響等舞臺設備,每周免費放映電影,做到周周有電影,月月有大戲。
二層為群眾文化培訓輔導區,設有三個舞蹈房、兩個琴房和多個培訓室。每年文化館均舉辦三期免費藝術培訓,成人兩期、少兒一期,春秋季是成人培訓,利用暑期舉辦一期少兒免費培訓,培訓老師都是文化館近年引進的專業人員,培訓教室和舞蹈房還為社會業余文藝團隊提供服務并安排專業教師進行輔導。
三層為非遺展廳和業務工作區,設有文藝創作、理論研究、戲劇、舞蹈、美術、攝影、聲樂等工作室,此外還設有名文藝人才、基層文藝人才活動室、非物質文化展廳。全新的設備設施配置,多項服務內容,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文化的服務功能質量和品位。
文化館近年來以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全民藝術普及為己任,把先進文化送進千家萬戶,每年組織各類品牌活動幾十場。其中每年舉辦"雉水之夜"大型廣場文藝演出活動近30場,"百姓大舞臺"演出20場以上,舉辦各種展覽20次,舉辦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10次以上,舉辦各類藝術培訓班近50期,編輯出版"雉水文化"內部交流刊物6期,每年有30余篇作品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文藝輔導足跡遍布全市城鄉、社區、機關、校園、軍營、企業,使如皋的群眾文化開展得紅紅火火,文化館的老年舞蹈隊、少兒舞蹈隊,京劇聯誼會、實驗劇團活動正常開展,如皋的群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如皋市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一直處于南通領先地位,現有各類非遺項目55個,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1個,省級非遺項目10個,如皋非遺項目多次參加省內外交流活動,并走出國門,獲得多項大獎。文化館先后被評為第五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先進基層文化館稱號、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先行建設單位、江蘇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